4、重点突破
客观来看,由于加氢站的布局目前很有限,氢能车在家庭乘用车领域还难以大展拳脚,但在重卡、巴士等商用车领域,氢能车正发起一场对电动汽车的“奇袭”。
这或许可算是“重点突破。”
氢能汽车能量密度高、补能时间短、续航时间长的特点,能明显提高商用车的运输效率。由于商用车的运营路线较为固定,根据其路线相应设计加氢站,就能够更好地实现及时补能。
在 2022 年 2 月举办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共示范运行了超过 1000 辆氢能源汽车,并在北京及周边区域布局了 30 多个加氢站。
在完成冬奥会重大保障任务之后,2022 年 7 月,212 台示范应用的氢燃料客车在加装了北京公交车载设备之后,完美转换为一台台城郊公交车。
其中 919 路快车线路很有示范意义,运营线路从京张路口北到德胜门,全程近 80 公里,线路基本全程高速而且涉及冬季较严寒的山区区域。
纯电车型公交因严寒天气难以完成的日常运营任务,在使用氢燃料车型之后,每台车辆可以日均运营 2 至 3 个来回,每 2 天加一次氢即可,而其加氢过程与传统车辆的日常加油基本相同,一辆客车约 8—15 分钟即可加满。
根据这些氢燃料客车的实际运营数据可以核算出,车辆百公里氢耗 5 公斤左右,氢气成本如果能控制在 30 元 / 公斤(即 1.5 元 / 公里),将比柴油和纯电车型具有更高的使用经济性。综合续航能力、充电效率、使用成本来看,随着氢燃料客车的采购成本不断下降,其未来将更具竞争优势。
综合考虑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优缺点,一番暗战之后,未来汽车趋势可能是电动与氢能共存,互补发展。
在城市和短途出行场景中,电动汽车具有充电时间短、维护成本低等优势,更适合作为日常代步工具。而在长途出行和重载运输场景中,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续航里程长、加氢时间短等优势更为突出。
全国人大代表、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指出,要进一步增加氢能重卡产业生态的覆盖范围,支持扩大优先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场景。同时,完善国家和地方的补贴机制,鼓励“风光氢储用”一体化项目示范。此外,要明确氢作为能源使用时的能源属性,支持利用现有加油站或加气站的土地,建设油气氢电等综合能源补给站点,将氢能项目开发的碳资产纳入碳市场交易范围。
而国海证券则预测,2024 年或将成为氢能源产业爆发元年。随着廉价氢气供应的增加和储运成本的降低,燃料电池汽车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高,有望在交通领域,尤其是商用车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此外,各地政策细则出台与补贴落地也使得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有望持续高增长,2024 年氢能及燃料电池行业将进入放量提速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车百智库 (ID:EV100_Plus),作者:姚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