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趋势与展望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正式施行。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近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推进清洁安全高效发电、新型储能、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出台相配套的政策制度,系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在国家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新型储能的商业模式日渐成熟、投资成本持续降低、大基地配储项目+强制配储政策等众多因素驱动下,国内市场装机规模短期内预计仍将保持高增长。而2024年储能产业链价格的持续走低,更为下游需求释放创造了良好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设备的自研自制能力成为厂商盈利的关键。那些完全依赖外部采购设备的系统集成商由于毛利率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亏损的风险,特别是对于小型厂商,低价竞争导致的成本极限压缩和交付周期缩短,质量保障问题也成为其生存的重大挑战。因此,只有在储能产业拥有产业核心竞争力、真正降本能力的企业才能存活于市场。
全球储能市场方面,随着各国绿色能源转型推进,新能源发电占比持续提升背景下,2025年全球大储(大规模储能)增长趋势明确,降息背景下项目释放仍有超预期空间。
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也显示,在新兴经济体、人工智能、加密货币和数据中心发展推动下,2024~2026年,电力需求将平均每年增长3.4%,同时新能源并网带来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更加突出。需求增长和成本降低这两大驱动因素将进一步支撑海外储能装机需求的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装机仍将保持较高增速。
(储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