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AI PC”真正实用,英特尔确实带了个好头
如果大家有关注最近的相关信息想必知道,其实英特尔的竞争对手,比如高通、超微,在此前就发布了具备独立NPU的移动CPU产品线。相比之下,英特尔的酷睿Ultra系列反而算是来得比较晚的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英特尔在“AI PC”的技术路线上,起步得就比竞争对手晚。实际上,早在2019年英特尔就已经在当时的酷睿X系列处理器(Cascade Lake)里,首次加入了用于加速深度学习计算的DL Boost指令集。
后续到了10代、11代酷睿移动版上,DL Boost和AVX-512指令集进一步被普及到更多的普及型产品上,从而使得当时的许多笔记本电脑产品就具备了类似摄像头居中、麦克风降噪、视频超分这类AI体验。
后续随着英特尔方面将Xe架构引入酷睿处理器的核显,这些核显实际上也具备了AI加速能力。比如在一些12代、13代酷睿的笔记本、甚至台式PC上,就都能够看到基于核显算力去实现的AI语音助手、AI背景虚化等功能。
正因如此,在第一代酷睿Ultra处理器里,虽然表面上看,它的“AI单元”好像就是一个NPU。但实际上,英特尔早就搞定了让CPU、GPU、NPU根据不同代码承担不同AI任务、有时甚至可以协同计算的异构加速体系,并且他们将这种技术称之为“XPU”。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可以看到,英特尔已经拉来了大量的国内软件厂商,演示了他们的产品在酷睿Ultra上通过AI加速运行的效果。据英特尔方面的说法,即便在这个产品才刚刚发布的时间点上,酷睿Ultra就已经得到了超过100款以上软件的官方适配,可以发挥出AI的加速效果来。
不得不说,比起单纯往CPU里塞硬件AI加速单元,英特尔这套独特的异构处理设计,以及他们为推动“AI PC”普及而进行的大量适配,可能才是酷睿Ultra与竞争对手相比最为明显的优势所在。
(三易生活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