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无论是智能家居项目配套数量还是配套规模,相较去年均出现较大下滑。对于依赖地产渠道的品牌方来说,受到的影响无疑也更大。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看到了厂商们的“求生之路”:不少高端品牌放低门槛、进行渠道拓展,中端品牌推出诸如不开店等更加灵活的政策,在招商的同时也更注重养商,毕竟渠道商只有生存下去,才能为品牌带来更大价值。
而对于渠道商来说,提升服务能力,尽可能地降低售后成本也是不少人今年的主线,同时,根据项目需求寻求多个供货厂商、往集成化方向发展也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三:消失的它
然而“求生之路”并不好走。2023年也有多个品牌倒在了途中。*拉、*轩……曾经有技术有实力做得还不错的品牌相继折戟沙场,即便是看过太多行业风雨的我们也感到意外。
尽管,企业倒下的原因会有很多,但对于已经做这些品牌的服务商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轻则做好的项目更换产品,推倒重来,重则货款难追、口碑崩塌。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倒下的品牌也给其他同行提了个醒,资金、技术、决策、管理等诸多因素缺一不可。
而对于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在品牌的选择上无疑更是增加了难度,不了解某品牌、或者不了解品牌的全貌,定然不能轻易入局。
关键词四:智能照明
如果说2023年智能家居各品类哪个表现最亮眼,智能照明应该榜上有名。
据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出货量预计为3,379万台,同比增长20.7%,增速领跑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而这其中,人机交互方式升级和无主灯概念的兴起则加速了照明市场智能化升级的步伐。
图片来源:IDC中国
由于灯光照明是全屋智能中场景体验最强的部分之一,因此,原本就善于打造用户体验的全屋智能品牌进军照明其实是顺其自然。前些年欧瑞博、绿米等厂商便抢先一步推出照明产品,而今年几乎所有的全屋智能品牌都在卖灯,小度也在发布会上推出扶光系列照明产品,建博会光亚展等智能家居品牌也都在推照明产品,市场热度达到新高。
全屋智能厂商在卖灯,而做灯光的也在转型智能。3月份公牛重金打造的高端照明品牌沐光亮相古镇,同时推出的MOS无主灯智控系统,只需简单安装调试,用户便可享受到稳定可靠的交互体验。而涂鸦将开发者大会的其中一站放在中山,其意义不言自明。
关键词五:生态
Matter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无法互联互通就是智能家居所不能承受之重。
被给予厚望的Matter于在2022年10月发布1.0版本,随后在今年4月份和10月份分别带来1.1和1.2版本更新,完善了多种产品类型的支持与开发认证优化。CSA联盟表示,Matter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过去行业标准的典型落地周期。
在今年的光亚展上,CSA联盟带来了Matter生态互操作展墙,让大众(可能是)第一次见识到了Matter的互联互通实力,堪称Matter技术落地里程碑。
图片来源:连接标准联盟视频截图
但智家网认为,Matter要想在国内进一步落地,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首先Matter能否解决水土不服,适应国内环境。众所周知,Matter由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巨头发起成立,而这些巨头不仅硬件产品市场占有率高,而且软件产品覆盖绝大多数潜在用户,因此Matter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互联互通问题。
而国内情况则完全不同,国内厂商更多地还是依赖硬件产品来推动的业务发展,而软件也是为硬件服务的。再加上数量众多的硬件产品厂家,国内的智能家居厂商更显得分散与碎片化,这就导致除了几个知名的品牌支持Matter,大多数硬件厂商都处于谨慎观望阶段。